丧,其实是人的本能

有时,我们会感到"丧”
特别是在人生的两个阶段尤其敏感。
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说明了这一点,
人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,
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务。
大约年龄 | 德性 | 社会心理危机 | 显著关系 | 存在问题 | 例子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0-2岁 | 希望 | 信任对不信任 | 母亲 | 我能不能信任这个世界? | 喂食、遗弃 |
2-4岁 | 意志 | 自主独立对羞怯怀疑 | 双亲 | 我可不可以成为我自己? | 如厕训练、自行着装 |
4-5岁 | 目的 | 主动对内疚 | 家庭 | 为我自己而做、移动和行动是可以的吗? | 探索、使用工具或创作艺术 |
5-12岁 | 能力 | 勤奋对自卑 | 邻居、学校 | 我能不能在全世界的人与事物做什么事? | 学校活动、运动 |
13-19岁 | 忠诚 | 身份认同对角色混乱 | 同侪、模范 | 我是谁?我能成为什么? | 人际关系 |
20-39岁 | 爱 | 亲密对孤独 | 朋友、伴侣 | 我能不能去爱? | 亲密关系 |
40-64岁 | 关怀 | 爱心关怀对颓废迟滞 | 家庭成员、工作伙伴 | 如何完成我所认为的人生? | 工作、伙伴 |
65岁-死亡 | 智慧 | 完美无缺对悲观沮丧 | 人类、我的同类 | 对于成为我自己的过程是否满意? | 回顾人生 |
其中
18 到25岁这个阶段
主要的任务是获得亲密感
避免孤独感

这时的人们主要在谈恋爱和找工作
而25到50岁这个阶段
是获得繁殖感,避免停滞感

与衰老带来的恐惧抗衡
而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结婚生子
所以这个繁殖感也可以来源于事业
也能分散和转移人们对年龄的恐慌
而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
那自然就容易"丧"了


版权声明:
作者:Daloong
链接:https://www.daloong.cn/?p=40
来源:This is Daloong's blog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0
二维码
海报
丧,其实是人的本能
有时,我们会感到"丧”
特别是在人生的两个阶段尤……

共有 0 条评论